馬春生:關于中小城市及農村地區汽車電動化的展望
作者:
汽車觀察
2020-07-18 18:45
7月18日,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辦的第一屆汽車市場與消費論壇在線上隆重召開。本次論壇的主題為“中小城市與農村電動化發展”。中小城市和廣大農村地區目前千人汽車保有量相對較低,但機動化出行需求迫切,已成為新一輪汽車消費的高增長領域。從供給側看,適合中小城市和農村居民的汽車產品創新不足,大量車企對此市場研究不足。
會上,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汽車發展處處長馬春生分享了關于中小城市及農村地區汽車電動化的五點展望。
第一,最近出臺的電動汽車下鄉活動的政策。
為應對疫情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影響,年初的時候陳清泰理事長、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都認為推動電動汽車在農村和中小城市加大推廣力度是可以作為的事情,我們委托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和相關企業進行了農村電動汽車市場的調研,后來又聯合農村農業部、商務部一起委托汽車工業協會開展汽車下鄉活動,活動的通知是7月14日下發的,準備組織 “1+4+X”的活動,首場啟動儀式預計下周在青島舉行,目前已經報名參加的企業有十多家、車型有十幾款,歡迎更多的企業跟地方政府參與到我們活動中來。
上一次汽車下鄉政策是2009年,當時也是由于國際金融危機,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對《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其中也提出了汽車下鄉,發布了《汽車摩托車下鄉實施方案》。這兩年我們看國家層面、地方層面多次提出支持汽車下鄉,比如201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文件里提出,加快農村吃穿用住行等一般消費提質擴容,其中包括汽車消費。在發改委、工信部等相關部門發的文件里,也提出有條件的地方對農村報廢三輪汽車購買或者小排量汽車給予適當補貼。相關政府也非常積極和踴躍,尤其是今年不少地方都發布了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其中把促進農村的汽車消費作為重點給予相關的一些支持政策或者給予補貼。
第二,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市場情況。
農村消費市場我們覺得還是有很大潛力可挖,四線以下城市汽車保有量占全國汽車保有量近三成,但電動化比率和一二三線城市比只有1/3。從銷量看,2019年-2020年5月,四線以下城市汽車銷量占全國汽車總銷量的24%,基本上電動車比例占的不高,不到1%,所以和全國相比農村市場電動車現在用的比例偏低。
低速電動車,這個圖比較了全國微型新能源汽車和山東省四輪低速電動車的銷量,低速電動車現在在農村的銷量還是比較大的,如果這些用戶實現升級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話,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農村市場,,價格區間5萬元是黃金點,里程我們覺得200公里-300公里,基本上還是以比較小型的A00級占的比例比較高。
第三,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消費情況。
近年來城鎮和農村人均收入水平同比增速情況,可以看出雖然從絕對值上,廣大農村居民收入和城鎮居民還是有一定差距,近年來增長是很快的,所以在這里部分人群越來越多的農村居民應該是具備電動汽車消費能力。從總量看,農村居民家庭每百戶汽車保有量現在才20多輛,后續的增長空間是很大的。
從出行和消費需求來看,農村居民對于出行距離要求不高,從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做的統計調研看,農村出行基本上5-15公里,不同的地區用途不一樣。整體來說代步為主,也有一部分貨運或者運輸產品,這里面雖然現在像南方地區大家對電動汽車的認可度在逐漸提高,整體看農村居民買車時還是偏向于購買傳統燃油車。這個圖,農村購買特征,燃油車72%,新能源汽車只有26%,了解程度,了解電動汽車的比例也比較偏低,整體還是處于信息還是有不對稱的情況存在。
農村居民消費群體對價格相對比較敏感,在滿足他基本需求的情況下,現在5萬元以下的車可能對他們吸引力是很大的。
消費使用環境,農村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包括充電、停車,包括現在電動汽車的性能和農村消費日常出行需求,匹配度還是比較高的,再加上很多地方農村居民使用低速電動車,已經培養起他們使用電驅動汽車的消費習慣,在這個基礎上去做升級確實具備了比較好的基礎條件。
第四,存在的問題。
產品供給,我們整體供給和農村居民需求的產品供給水平還有待提高,產品車型數量還比較偏少,性價比上還可以進一步提升,在一些商業模式的探索上,像車電分離這些商業模式,需要再去做一些推廣和驗證。
配套服務商,雖然汽車企業已經逐漸關注和重視農村市場,但是銷售渠道大部分還沒有下沉到縣域或者村鎮區域,售后服務能力有待提升。
充電樁建設成本,大家怎么能夠盡快的建起來,也存在一些問題。
第五,展望及建議。
總體看,農村是一個具有潛力的市場,廣大車企能夠在適用產品開發上多下一些工夫,把成本進一步下降的話,更好的滿足市場需求。環境條件,確實對農村來說使用新能源汽車具有得天獨厚的有適合條件。
通過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只是做了一個帶動作用,讓更多的地方支持政策,讓企業能夠加強產品研發、商業模式的探索,逐步的完善售后服務體系,同時擴大大家更多的了解新能源汽車。我覺得這里“柳州模式”對做好這次活動借鑒經驗,基本上就是多方協同,從政策支持、使用環節優惠、路權、停車場、基礎設施建設等整體上營造利于我們電動汽車更好的在中小城市和農村推廣和使用的有利條件。
對企業來說,在產品上推出更多更好的產品,消費服務下沉,探索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模式,提升售后服務的保障能力、售后服務的范圍,能夠更多的覆蓋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當大家車出現問題時及時響應和服務。
對地方來說,有一個完善的使用環境,包括出臺一些在使用環節的支持政策,包括運營、使用、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零部件補貼等等。同時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的居民了解電動汽車綠色、智能、安全及使用成本低、駕乘體驗好、維護保養方便、配置選擇豐富等優勢。做好組織實施,加強人員和經費保障,確保各項活動順利進行。
對于監管層面和產業發展層面,守住安全底線、強化安全監管,保障下鄉新能源汽車的產品質量,同時完善配套回收利用產業鏈體系,探索分布式光伏應用,讓大家能夠更方便的用電、取電。
百人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