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研發投入662億,寧德時代港股IPO沖刺
作者:
AO記者 張靜
2025-02-14 17:46
近日,韓國調研機構SNE Research發布了2024年全球動力電池統計數據,過去一年,全球動力電池總使用量894.4GWh,同比增長26.8%。
其中,寧德時代連續8年登頂全球第一,2024年全球裝車量達到339.3GWh,同比增長31.7%,市占率進一步增至37.9%,且與第2名比亞迪拉開了近21%的差距,并連續4年成為全球唯一一家占據30%以上市場份額的動力電池制造商。
在國內市場,寧德時代同樣表現亮眼。2024年前10個月,寧德時代在國內高端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動力電池市占率高達72%。
另據港交所官網顯示,寧德時代已經正式遞交了上市申請,一旦順利于港交所掛牌,寧德時代將成為首家同時在A股和H股上市的鋰電企業,并有望成為港股近年來規模最大的IPO。
不論市場如何變遷、行業發展如何日新月異,寧德時代始終在時代洪流中站穩高地,主要得益于其對科技創新的大手筆投入、全球化視野以及多元化的布局戰略。
10年來,寧德時代累計研發投入達662億元,研發團隊超2萬人。依托強大研發實力,相繼推出了麒麟電池、神行電池等差異化產品,實現超充、長續航等關鍵技術突破,專利累計近4萬項,構建了全生命周期技術壁壘。
除此之外,寧德時代還不斷加碼海外業務布局,除滿足海外主機廠商“就近配套”需求外,還在去年12月與Stellantis等車企進行了合資擴產,并深度合作寶馬、大眾等全球頭部車企,使其全球領先優勢進一步鞏固。
根據寧德時代招股書,此次港股IPO,寧德時代擬使用募資推進海外項目建設,重點是匈牙利電池工廠項目。不難看出,寧德時代國際化步伐正在加緊提速,包括海外運營支持、供應鏈拓展、資源及回收布局等。
2022年,寧德時代正式對外公布了在匈牙利的建廠計劃,該項目是寧德時代第二座海外電池工廠,總投資預計555億元。此次港股上市所募集的資金,計劃用于推進寧德時代匈牙利電池工廠一期及二期項目建設,以及補充營運資金等用途。
除匈牙利項目外,寧德時代還在建設或籌建與Stellantis N.V.合資的西班牙工廠以及印尼電池產業鏈等項目。去年12月,寧德時代官宣了與全球知名汽車制造商Stellantis在西班牙設立合資電池工廠的項目,預計總投資規模為40.38億歐元,該工廠將成為寧德時代在歐洲的第3個重要電池生產基地。
截至2024年9月,寧德時代在全球共設立了超730個售后服務站,其中,海外售后服務站156個;并在全球擁有13個電池生產基地,成為全球首家獲得大眾集團模塊認證、歐洲首家獲得大眾集團電芯認證的電池制造商。
借助港股募資充實“彈藥”發力海外市場,既是市場形勢發展的必然,也是寧德時代業績持續增長的迫切需求。寧德時代港股IPO,不只是簡單的上市融資,既標志著中國新能源巨頭在資本運作上的再上一層樓,也預示著全球動力電池產業格局即將發生深刻變革,核心目的是要將全球化戰略往更深處推進。
歐洲市場一直是寧德時代海外布局的重中之重。2024年歐盟《新電池法》實施后,對電池碳足跡和原材料溯源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只有實現本地化生產,才能順利進入歐洲市場。
而通過港股上市籌集資金,寧德時代便能加快匈牙利基地的建設,據了解,這個基地的首期目標是為寶馬、大眾等歐洲知名車企提供配套服務,既能避開貿易壁壘,又能降低物流成本,可謂一舉兩得。
此外,采用A+H股雙平臺架構,也能有效分散單一市場帶來的風險。港股上市后,國際投資者占比會進一步提升,目前外資持有A股寧德時代的股份約為17% ,上市后這一比例有望得到增加,有助于優化股東結構,同時也為寧德時代未來進行海外并購提供了更為靈活的融資渠道。
更重要的是,與其他動力電池企業不同,寧德時代聚焦打造生態閉環,通過縱向整合“礦產-生產-回收”全產業鏈,不僅積極布局鋰、鎳等關鍵資源,還推動了鈉離子電池等前沿材料的創新應用,并建立全球四大回收基地,鋰回收率達到91%,推進了零碳工廠與可再生能源的體系建設,用以增強自身供應鏈韌性。
上一頁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