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周業輝:在智能化領域,長安無懼與任何競爭對手掰手腕
作者:
AO記者 鄭劼
2024-12-07 18:02
12月3日,在2024裝備制造業發展大會主題報告環節,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俊表示,當前有三類剛需推動汽車產業向著智能低碳新生態演變,即“出行、能源、信息交互”。
“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恰好可以將以上三類剛需在一個平臺上予以解決。”王俊以長安汽車舉例道,長安汽車從2017年就開啟第三次創業創新計劃,向著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
剛剛過去的11月份,長安新能源汽車單月銷量突破10萬輛,創歷史新高,其中占位“數智進化新汽車”的長安啟源銷量突破1.8萬輛,這是王俊,也是長安汽車交出的關于智能化下半場競爭的新答卷。
首作落地,打造中國版Cybertruck
11月廣州車展期間,長安汽車宣布,要開展飛行汽車、類人機器人、汽車生態機器人等相關產業布局,布局海陸空立體交通解決方案,并為這一計劃給出了一條清晰的時間線:2026年前推出飛行汽車,2027年前發布人形機器。
消息一出,業界嘩然:從汽車,到飛行汽車,到汽車機器人,再到機器人,長安汽車的“野心”已經沖破了物種的桎梏。
事實上,智能汽車機器人是長安汽車在自近幾年的科技生態大會上不厭其煩提及的概念,并且已經開始有所布局。4月份北京車展上發布、廣州車C位亮相的長安啟源E07,就是一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啟源E07是全球首款量產可變新汽車,也是長安汽車新汽車、新生態戰略提出之后的首款落地產品,它不僅是一臺具有進化能力的汽車機器人,更是一個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互聯互通的平臺。”王俊這樣描述啟源E07所承載的重要使命。
在與《汽車觀察》的交流中,長安汽車集團智慧營銷中心常務副總經理周業輝更是將啟源E07稱作是“集長安40年造車大成,集合長安所有最先進技術,承載非凡意義的一款作品”。
長安汽車集團智慧營銷中心常務副總經理周業輝(右)
設計靈感來源于科幻電影《銀翼殺手》的特斯拉Cybertruck,因別具一格的造型設計而聞名,但目前沒有引進國內的計劃,成為了眾多車迷心頭的“朱砂痣”。在周業輝看來,啟源E07很大程度上彌補了這一遺憾,其擁有形態可變、功能可變、軟件可變三大特性,是“中國版的Cybertruck”。
所謂形態可變,指的是啟源E07的車身形態可以隨著車主的需求而變換。流線型的外觀,搭配CDC+空懸,以及可滑動的后穹頂,使得車輛既有轎車的舒適性和流暢外觀,又有SUV的通過性和大空間,同時還有類似于皮卡或者是休旅車的豐富的延展空間。
所謂功能可變,指的是啟源E07采用“一室一廳一露臺”的空間布局。在二、三排隔離玻璃升起的情況下,二排可以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私密空間,起到保護隱私、隔離氣味的效果,叫做“一室”;在隔離玻璃降下的情況下,二、三排可以完全放平,構成一個整體的內部空間,拓展儲物空間,叫做“一廳”;后穹頂滑開、后備箱門放倒之后,還能形成一個開放式的空間,叫做“一露臺”。
所謂軟件可變,指的是啟源E07首發搭載長安汽車全棧自研的SDA架構,在全球唯二的中央環網架構下(另一家有中央環網架構的是特斯拉),啟源E07可以實現全場景的自定義,全車除了安全項和法規項之外,其他系統均可以通過中央環網架構來控制和計算。
“最重要的是,我們還把控制權限開放給了用戶,通過全車1000多個API接口,用戶可以通過專屬APP Topspace自由設定動力、座椅、方向盤、懸架、HUD以及車內音視效參數,真正做到‘千人千車,千車千面’,‘我的汽車我定義’。”周業輝稱。
三大優勢,智駕后發先至
“到2020年,將不再生產非網聯新車,實現100%聯網,100%搭載駕駛輔助系統;到2025年,旗下車型將實現100%語音控制,迎來L4級智能駕駛產品上市……”這是2018年長安汽車北斗天樞計劃發布當天,時任長安汽車總裁、現任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關于智能化的美好暢想。
放眼整個行業,長安汽車開啟智駕投入的時間并不算早,像造車新勢力小鵬,在2014年就已經開始自研智駕,但在當時,像長安汽車這般大手筆、高調宣告全力向智能化轉型的大汽車集團還是少數。
6年以后,長安汽車的智能化愿景再度升級。就在不久前,長安汽車宣布:”未來5年(十五五期間),長安汽車將投資超2500億元,屆時,我們將有信心和任何競爭對手掰手腕。”
在周業輝看來,與6年前不同,目前智能駕駛的發展過程正面臨三大挑戰,但也恰好與長安汽車的三大天然優勢一一對應:海量優質的訓練數據、可控安全對齊能力、車云兩端協同的強大算力。
在數據方面,長安汽車目前整車保有量超過2600萬輛,每年還會新增幾百萬車主,訓練數據“量”的問題迎刃而解。在此基礎上,長安汽車還會推出優秀駕駛員模型,篩選優質數據,從而輕松解決訓練數據“質”的問題。
在安全方面,也就是業內近期熱議的端到端下限問題,長安汽車的做法是給端到端外層加上一層“保護殼”,在云端利用強化學習對齊,在車端用規則優化兜底。
在算力方面,長安汽車在云端已建成等效數千張A100的算力集群,很快便能躋身主機廠第一陣營。
擁抱AI,修建數智“護城河”
在三大天然優勢的基礎之上,長安汽車正在建立數智時代的全套“護城河”。
從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都頒給AI相關的研究可以看出,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探索科技的邊界,深度影響各行各業。長安汽車也正在用軟件定義、AI賦能汽車,基于核心技術天樞大模型的賦能,長安汽車自主研發了高階自動駕駛系統——長安智駕,實現行業首創AI交互智駕、行業首發挪泊一體、行業首個將智能駕駛和大語言模型進行端到端的融合。
如果把天樞大模型比喻為“智能汽車機器人”的大腦和小腦,那么天衡分布式電驅技術平臺,則可看作“智能汽車機器人”靈活強健的四肢。在底盤域,通過數智技術賦能,長安汽車剛發布的天衡分布式電驅技術平臺,帶來原地掉頭、兆瓦級坦克動力、1.8g戰機般加速度等強大功能。
在動力域,長安汽車以“更懂你的智慧新藍鯨3.0”,推動用車成本進入2毛(錢)時代。同時,長安自主打造的電池系統“金鐘罩”,帶來“長壽命”“真安全”“超高效”“快補能”的全新體驗,并與合作伙伴合作開發固態電池。
對于整個汽車產業而言,智能化就像一場需要全情投入的攻堅戰,但凡是戰役,就需要有兵有將,必要時還需要儲備人海戰術。
在組建至少1萬人的科技創新團隊的頂層規劃下,過去1年多時間,長安吸引了一批智駕、互聯網、AI、ICT行業的頂尖人才,補齊了在AI、數據閉環工具鏈、基礎平臺方面的核心能力。
周業輝介紹,目前,長安大模型和端到端自動駕駛團隊人才密度已經位于行業一線,以長安汽車首席智能駕駛技術官陶吉為例,在加入長安汽車之前,是百度內部最早開發自動駕駛的元老,也是百度自動駕駛從實驗室走向事業部的第一人,從0到1深度參與百度自動駕駛項目的全部過程。“像我們這樣的博士人才一抓一大把。”陶吉本人也曾這樣描述長安在智能化研發人才上的儲備。
“根據規劃,長安高階智駕將全系標配超500TOPS算力,并將在2025年陸續開通基于端到端技術的城區領航,且終身免費升級。到2027年,長安汽車將成為智駕領域的行業領導者。未來5年,長安汽車將推出50余款數智新汽車。”周立輝展望,長安汽車正在筑牢下半場競爭的數智基座,將智能化打造成為繼新能源之后的又一“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