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拿牌,Robotaxi全球競賽提速
作者:
AO記者 陳秀娟
2025-03-21 17:35
在科技浪潮中,自動駕駛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重構城市出行的底層邏輯。從硅谷的創新實驗室到中國的城市街頭,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車)的商業化進程正在加速推進,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新焦點。
2025年3月18日,特斯拉正式獲得美國加州公共事業委員會(CPUC)頒發的運輸包車運營許可證(TCP),這意味著其Robotaxi商業化進程邁出了關鍵一步。盡管該許可僅允許特斯拉在預先安排的行程中運送員工,尚未開放公眾付費服務,但馬斯克曾承諾的“無人駕駛出租車網絡”已從概念逐步走向現實。全球對自動駕駛技術商業化的關注也因此被推向了新的高度,而中美兩國在Robotaxi賽道上的競爭態勢也愈發清晰。
特斯拉的 “許可證游戲”
特斯拉此次獲批的TCP許可證,本質上是傳統網約車運營的基礎資質。根據加州法規,若要推出完全無人駕駛的付費服務,特斯拉仍需跨越兩道門檻:一是加州機動車管理局(DMV)的無人駕駛商業運營許可,二是CPUC的載客收費許可。目前,特斯拉僅持有DMV的測試牌照,且測試車輛需配備安全員。這意味著,馬斯克提出的“2025年在加州和德州推出 Robotaxi 服務”目標,仍面臨監管機構對技術安全性與合規性的嚴格審查。
特斯拉的策略與其技術路徑密切相關。不同于Waymo等企業依賴激光雷達的“保守派”方案,特斯拉堅持以純視覺感知為核心,并通過海量用戶數據迭代算法。這種“數據驅動”模式雖降低了硬件成本,但在復雜路況下的安全性爭議始終存在。例如,2024年特斯拉Autopilot在高速路段的事故率仍高于人類駕駛員平均水平,這或成為其申請關鍵許可的潛在障礙。
這種“軟件定義汽車+數據驅動進化”的模式正在重構自動駕駛價值鏈:車輛硬件成為數據采集終端,算法迭代能力取代硬件堆料成為核心競爭力。馬斯克宣稱的“百萬輛Robotaxi車隊”若成真,將形成“更多車輛-更多數據-更強算法-更大商業規模”的飛輪效應,徹底打破傳統出行行業的成本結構。
中國玩家的本土化突圍
當特斯拉在監管迷宮中謹慎探路時,中國Robotaxi玩家正以“場景創新+政策護航”的組合拳加速突圍。這不僅是技術實力的比拼,更是社會治理能力的全面較量。
作為全球Robotaxi第一股,小馬智行已在深圳前海、北京亦莊等核心區域實現全無人駕駛商業化運營。其技術亮點在于基于“世界模型”的L4級自動駕駛系統,可在復雜城市環境中實現高精度決策。截至2025年3月,小馬智行累計路測里程近4000萬公里,其中全無人里程占比10%。通過與豐田、北汽等車企合作,小馬智行計劃2025年將Robotaxi車隊規模擴大至千輛級,并在未來3年內突破萬輛。
政策支持是小馬智行的關鍵助力。深圳前海提供的智能網聯道路測試開放路段、近2000個乘車站點,以及注冊、人才引進等“一站式服務”,使其成為國內首個實現全無人商業化的區域。
百度旗下的蘿卜快跑以“低價+場景覆蓋”策略迅速崛起。2024年,其在武漢部署的千輛無人駕駛出租車日均訂單突破20單,6公里僅需4元的價格顛覆傳統網約車市場。技術層面,蘿卜快跑通過“單車智能+車路協同”方案,將事故率降至人類司機的1/14,并實現城市道路與高速路段的貫通運營。2025年2月,其宣布全國范圍取消車內安全員,標志著L4級技術的成熟度突破。
國際化布局成為蘿卜快跑的新增長點。其計劃2025年上半年在迪拜開展道路測試,并將業務拓展至中東和東南亞。這種“技術出海”模式,既規避了國內市場的激烈競爭,也為中國自動駕駛標準輸出提供了試驗田。
技術、資本與社會的三重博弈
特斯拉的許可獲批與中國企業的快速擴張,共同推動Robotaxi進入“規模化前夜”,但行業仍面臨多重挑戰。
首先,盡管L4級技術在特定場景下展現可靠性,但極端天氣、突發路況等仍是難點。如何平衡技術激進性與公眾信任,將是企業與監管的長期課題。
其次,Robotaxi的普及直接威脅傳統網約車司機群體。中國現有近700萬網約車駕駛員,若按每輛Robotaxi替代2名司機計算,萬輛級車隊將導致數萬人失業。對此,企業嘗試提供轉型路徑:蘿卜快跑優先招聘有駕駛經驗的安全員,小馬智行則探索“遠程協助員”等新崗位,但就業結構調整的社會成本仍需政策托底。
不可否認,自動駕駛技術正重塑汽車產業格局。中國企業在激光雷達、高精度地圖等領域的突破,打破了歐美企業的技術壟斷;而特斯拉的垂直整合模式,則加速了芯片、算法的自主化進程。這種“技術多極化”趨勢,或將催生新的產業分工體系。
隨著特斯拉、Waymo等國際玩家加速布局,中國、Robotaxi企業需在技術壁壘、成本控制與政策適配性上持續突破。短期看,場景封閉化(如機場接駁)、服務差異化(如高端出行)將成為競爭焦點;長期則需構建“車路云一體化”生態,推動城市交通系統的智能化重構。正如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常務理事鄧偉文所言:“Robotaxi 不僅是技術革命,更是城市治理能力的試金石。”當無人駕駛出租車真正駛入街頭,其承載的已不僅是乘客,更是人類對未來出行的想象與挑戰。